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年来,我国在职攻读硕士并最终获得学位的人数与日俱增,2003年,国家一共授予17023人在职人员硕士学位,2008年达到85196人,5年间增长了4倍。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硕士级人才就增长了4倍。因为,这当中,有不少“注水文凭”。 那何谓“注水文凭”呢,听一下郑州北大青鸟的职业规划师怎么说?
没有寒窗苦读,不具真才实学,替学、替考、替答辩,以钱财而非学识换取的文凭。中青报调查说,一些在职硕士甚至每天花40-50元雇人上课,论文也是一抄了之。有人指责“注水文凭”泛滥,是社会“惟文凭是举”的人才选拔机制所致。的确,当今社会,不少机构、企业仍然将职务的晋升、职称的评定、工资的定级与文凭挂钩,可谓文凭上有“黄金屋”,硕士、博士文凭、尤其是重点大学的文凭,自然是炙手可热。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有需求,就有市场,就能驱动生产。有一种意见认为,对于“注水文凭”,大学不过是个被动的生产者,是“顺势而为”。事实真是如此吗?大学究竟是“顺势而为”,还是“因势利导”?是严格把关还是滥发文凭?
在职研究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知识更新迅速,人们有必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应付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挑战。面对社会需求,大学若是“顺势而为”,必然是根据社会现实发展需要,认真培养,严格把关——好比企业生产产品,质量合格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只有合格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但是,我们很多大学似乎并不在意自己的产品质量,他们更愿意“因势利导”,迅速将市场需求转换为生产利润。人才合格与否,与高校声名、利益并不直接挂钩,“利”字当头,高校对学生数量的追求自然大过质量。扩招、扩建、提高学费标准,大学校园内,但见硕士、博士帽满天飞,商业培训五花八门,而在职研究生教育不过是其教育产业化中的一环。“注水文凭”知识“注水高校”的一个棋子,要杜绝“注水文凭”当从规范大学教育开始。
大学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所在,更是社会之良心。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是因其坚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追求真理与光明,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大学当保持自己的学术独立精神,远离权力与世俗功利,守住社会道德的底线。在社会“惟文凭是举”的今天,即便硕士文凭需求量大,大学若能够坚守自己的操守,严格把关,“注水文凭”又如何能有出头的机会?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多数企业看重的不是你的文凭有多高,而是你的能力有多大,相比之下,名牌大学出来的硕士、研究生之类的,好多都是“空壳子”,拿着被注了水文凭,没有真枪实战,哪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而那些职业院校出来的学生倒很受企业的青睐,这就是教育方法的所在,所以那些“注水文凭”与“注水高校”总会被社会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