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未来的事业,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实践,所以教育既要温故又要知新。但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走入社会后却变得似乎有些愚昧,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如“打工一族”,更别说与人交往的社交能力了。
说到这,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目前大学教育和社会实际情况脱钩的问题。反思一下我们普通的课程,高等数学,高等物理等普通课在毕业后往往统统还给老师不说,即便是与今后工作息息相关的专业课程,也往往因为教材陈旧,课本信息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而使其失去意义,这才导致很多大学生在走上社会后往往发现,自己的课本知识根本用不到工作中去,更多的白纸如同一张白纸一般的走进企业,这也是很多用人单位越来越不想录用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越来越萎缩的原因之一。
因此,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问题,依然是放在一个相当高的高度来被讨论。在教育的大方向上,我们认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软实力的培养,学生必须要有快速适应掌握新知识的能力,有更强的临场应对能力,而这些都是应试教育所达不到的。而在素质教育之上,我们又更期待一种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激发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为社会培养真实的人才,而不是仅仅拥有某个学位头衔的“伪人才”。但是目前的教育体制和社会背景还是无法保证这类比较理想的教育体制,中国人口的基数过大和教育资源的不平均为应试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高等学府扩张速度过快也导致了高等教育越发的平庸,精英不精,大学生含金量下降,也是对于目前教育现状的真实写照。
但是并不是没有转机,近年来,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趋势逐渐增加,高考报考学子近年来也呈现下降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小学逐步开始推行小班化教学,这对于因材施教和素质教育,无疑都是良好的信号,而由于近年来扩招带来的高等学府建设成果而言,未来几年学生的减少无疑也会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人均教育资源,相信不久的未来,毕业生的总体素质和能力也应该会有一个比较好的上升。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该忘记与时俱进的教育原则,就如文章开头说的那样,教育要温故知新紧跟社会的脚步,让教育更多的贴近社会实践,毕业后能真正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